商城县国土资源局
商城历史悠久,秦隶九江郡,汉置雩娄县。隋开皇初,更名殷城县。北宋建隆元年,改殷城县为商城县。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大别山北麓,淮河以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6′~115°37′、北纬31°23′~32°05′。东邻安徽省金寨县,南界湖北省麻城市,西与本省光山县、新县接壤,西北与本省固始县、潢川县毗邻。地势南北倾斜,逐级降纸。南部山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占全县总面积的40%。境内金刚台海拔1584米,为大别山脉在河南省境内更高峰。辖区国土总面积2111.54平方公里,人口75.5万人,辖8个镇、11个乡、1个汤泉池管理处、1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商城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地方戏剧、曲艺种类繁多,县人喜爱以歌舞表达情感,被誉为“歌舞之乡”。商城属革命老区,是全国生态示范县,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奇山秀水相映成趣,境内有金刚台国家级地质公园、黄柏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鲇鱼山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是山水游、人文游、红色游的理想去处。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孙卫华 党总支书记、局长
张卫平 党总支委员、副局长
涂伯春 党总支委员、副局长
龚杨三 党总支委员、副局长
王辉 党总支委员、工会主席
王锐 党总支委员、纪检组长
陶立早 副科级干部
刘锋 副科级干部
张建中 副科级干部
陈宜道 办公室主任
孙卫华简介:山东东平人,1957年8月出生,汉族。1974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 *** ,大学文化。1974年8月~1976年2月,知青下放商城县双椿铺镇张畈大队;1976年3月~1980年1月,任商城县医院支委、副院长;1980年1月~1985年8月,任县卫生局政工股副股长、股长;1990年1月~2002年8月,历任上石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镇长、党委书记;2002年8月~2007年9月,任商城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副局长。2007年9月至今,任商城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股、财务股、建设用地股、规划耕保股、地籍测绘股、利用股、地质矿产股、法规监察室和 *** 股10个职能股室;下设国土执法监察队、征地储备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地质矿产管理中心、地产交易中心、地价评估所和测绘队7个直属二级机构,辖长竹园、达权店、伏山、汪岗、冯店、余集、观庙、汪桥、吴河、鲇鱼山、河凤桥、双铺、鄢岗、上石桥、李集、丰集、苏仙石、金刚台、城关、产业集聚区、汤泉池和黄柏山22个国土资源所;内设工会、妇联、团委3个群团组织。现有干部职工298人。
【土地资源】据土地变更调查统计,2010年全县国土总面积210966.43公顷,农用地总面积173084.37公顷,其中耕地54026.88公顷、园地5378.77公顷、林地97828.25公顷、草地15850.47公顷;建设用地总面积34975.24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400.6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945.7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628.89公顷;其他土地总面积2906.82公顷。
【矿产资源】商城县地处华北地台南缘和桐柏—大别造山带东部,古老的地层及复杂的岩浆活动,形成了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至今已发现各类矿产31种。其中,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18种,以及矿泉水、地热水、煤等。已勘定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范围内的大、中、小矿床及矿(化)点有60处。商城县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是:金属矿产种类多,但规模均较小,以小矿(化)点为主,很少能达到工业矿床指标要求;矿种以共生、伴生为主,单个样品虽达到指标要求,但矿体延长及延深均构不成规模,故无开采价值或开采价值小。非金属矿产,规模一般较大,并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多数矿种都被开发利用过,有些目前仍继续开采为经济建设服务。境内矿产分布特点是:山区矿产分布种类多,中部及北部丘陵地带广泛分布粘土及河沙资源。
【耕地保护】2010年,商城县完善了土地管理共同责任体系,层层建立了土地管理责任制,构建了县、乡、村分级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了耕地保护工作规范化、责任社会化。同时,对2006年以来耕地保护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城市批次、农转用、占补平衡、重大项目占用耕地、耕地开垦费收支等情况认真开展了自查,将相关资料逐一登记造册、完善归档,对缺少的资料,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查漏补缺,确保全县耕地保护迎检工作顺利通过。全年共补充耕地98.1764公顷,其中城市用地补充耕地45.3526公顷,乡镇用地补充耕地52.8238公顷,补充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均不低于建设占用的面积和质量,确保了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51623公顷和47231公顷,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连续11年保持动态平衡。
【规划修编】2010年,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市统一部署,完成了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本轮土地、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工作,为今后该县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和探矿权、采矿权申报提供了前置条件。同时,及时收集、研究有关土地数据,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年宏观调控月报、季报的编制和统计分析,做到了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节约集约用地】2010年,完成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金刚台猫耳峰景区旅游开发基础设施项目、中国老年健康养生基地一期工程项目以及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项目用地预审;参与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建设项目可研论证;做好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选址审查,全年受理各类建设用地预审申请59件,其中建设用地预审24件、规划选址审查24件、对不符合规划或国家产业政策的退办11件。同时,对全县20家砖厂进行集中整治,16家年产6000万块页岩砖厂通过预审完善了手续,对死灰复燃的汪桥镇古岗砖厂、上石桥镇白集砖厂、武桥月塘砖厂和双椿铺镇三里坪砖厂进行了 *** ,有效地遏制了粘土砖生产反弹,巩固了治理整顿成果。
【土地整治】2010年,河凤桥土地整理项目全部完工,新增耕地36.47公顷,等待市局终验;上石桥土地整理项目12月底完成施工任务,可新增耕地24.15公顷;2010年之一批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年底可全部完工,该项目可新增耕地面积28.36公顷;鄢岗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3%;双椿铺土地整理项目已完成前期申报、踏勘工作,现等待市局审批立项。2009年度实施的5个批次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共新增耕地238.88公顷,于2010年8月通过市局验收入库。
【土地利用】2010年,供应各类建设用地52宗,面积923亩。其中,“招拍挂”出让46宗、面积808亩、成交价3.9133亿元,划拨用地6宗、面积114.8亩;完善卫片执法检查供地10宗,面积171亩;按时完成了5个乡镇敬老院、3个廉租房项目的供地手续。同时,为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切实落实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供给,完成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应90亩,盘活企业存量用地14宗、面积72亩,为县 *** 排忧解难,解决下岗职工的养老保险,有效地配合、支持了国有企业改制。
【建设用地管理】一是积极争取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发展用地需求。2010年,商城县申报11个批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77.3807公顷,其中4个批次城市建设用地66.1959公顷、6个批次乡镇建设用地101.1146公顷,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各类项目建设用地手续的合法、完善,从而更大限度地保障了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二是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10年,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要求,将市 *** 下达给本县的14公顷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全部安排到县产业集聚区,以优先保障其用地需求。同时,商城县国土局积极主动服务,为县产业集聚区申报了23.0887公顷的建设用地,指导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00公顷,并调整了10.0702公顷的区位用地,确保了县产业集聚区长远发展有足够空间,为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搭建了平台。
【征地拆迁管理】一是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2010年,商城县严格按照豫明电〔2010〕6号和豫政〔2009〕87号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征地工作“两公告一登记”制度,扎实做到建设项目征地协议签订完备,征地补偿款拨付到位,以此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全年征地30宗,面积849.269亩,征地补偿金额3147.064万元。同时,加大力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对过去未完全支付的征地补偿款,统一按现行征地补偿标准补足,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地籍管理】严格地籍管理, ***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图》,公开土地调查、土地登记、资料查询等办事程序,以此推进土地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结合遥感监测影像图,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认真填写变更调查记录表,以此重点查清耕地增减及建设用地变化情况,确保全县201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根据《商城县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实施方案》和《商城县进一步推进农村“五权”确权发证工作方案》精神,以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权属界线协议书等资料,采取得力措施快速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以支持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2010年,商城局按照《土地登记办法》要求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435本,其中划拨49本、出让386本,收取土地登记费308000元;做好了基本农田调整、上图、农村数据库成果汇总、上报和验收。
【地产交易市场建设】为规范全县土地市场交易行为,商城局结合实际,在软件上组织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熟悉土地“招拍挂”操作程序,鼓励考取“招拍挂”主持人资格;在硬件上动工兴建局地产交易综合楼,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土地交易规范、有序、健康运行。2010年办理 *** 手续27宗,抵押土地使用权(含续押)21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37宗,出让土地面积797.88亩,成交土地价款3.9亿元,收取 *** 费140余万元,既规范了土地市场交易行为,又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地价、测绘和档案管理】地价所、测绘队坚持以提高业务素质、服务质量为根本,认真做好宗地评估、基准地价更新调整、D级GPS控制网建设、测绘资质复审换证、“数字商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地理信息市场治理整顿等工作,积极为商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2010年,评估土地176宗,测绘土地677宗、面积4800余亩;整理各类案卷1756卷,为广大群众提供查档服务543人次,实现了档案资料有效利用,并取得省三级档案管理认证。
【矿产资源管理】一是矿业权管理进一步理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矿山动态巡查制度,全面及时掌握矿山开发现状,完成全县30个矿业权年检工作,年检合格率达97%。二是采矿权登记进一步规范。采矿权发证前,严格审查资料,规范办证程序;发证后,将办理资料统一归档,以此确保全县采矿权依法、科学、合理设置。三是矿业权核查数据库成果进一步更新。完成省厅发证的探矿权、采矿权初审意见工作,完成县级发证的采矿权核查数据成果更新任务。四是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规范有序。加大巡查力度,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安监局和地方 *** 的联系,2010年下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41份,将严重违法且屡禁不止的汪岗富路采石厂移交县公安局处理,有效制止和打击了无证非法采矿行为,保障了矿业秩序规范有序,促进了矿业经济持续发展。
【地灾防治】2010年,商城县国土局采取召开乡镇分管领导及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会,深入地质灾害易发的11个乡(镇、处)举办培训班,普及防灾知识,组织人员对全县所有交通干线两侧、旅游景区、矿区、中小学校周边和依山建房户等地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监测、巡查和速报制度,落实重点地灾隐患点信息员制度,与县气象局利用手机短信联合发布防灾信息等措施,防患于未然。深入全县66个行政村143个地灾隐患点,解除地灾隐患15处,发放防灾避险工作卡68个、明白卡56份;购买省编教材320本,印刷宣传材料520份,发放地灾防治知识手册327本、宣传材料1000余份、宣传画125套,培训人员326人次,在县电视台滚动播报培训新闻48次,全面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更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5月初,成功防预一起位于双椿铺镇龙堂村歪庙组一处不稳定斜坡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从而确保12户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电子政务信息工作】2010年,商城县国土局进一步加大电子政务建设、信息编写和报送工作,6月,按时保质完成并开通了局视频会议系统;全年编写报送政务信息78篇(条),其中,被省厅采用54篇(条),被市局采用65篇(条),被县委采用28篇(条),被县 *** 采用43篇(条),被县纪委采用9篇(条),《中国国土资源报》发1篇、《资源导刊》发2篇、《信阳日报》发4篇、《信阳晚报》发6篇、《商城周讯》发48篇,该局信息宣传报道工作连续6年被县委、县 *** 和市局评为先进单位。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共排查出各类风险点189个,提出整改措施189个;对1999年以来899件土地、矿产审批项目进行复审,其中复审通过895件,限期整改4件,以此认真查找出国土资源系统易发腐败问题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风险责任,制定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做到政事分离、财权事权分开,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一套预防腐败的长效管理机制,进而从严规范权力运行和工作人员行为,以推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执法监察】2010年,商城县国土局共把关、审查各类违法案件338件,涉及土地违法面积857.3亩(耕地393亩)。其中,作出行政处罚302件,面积798亩;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7件(已受理7件),面积103亩;移送财政部门21件(已受理15件),面积121亩;移送公安机关1件(非法采矿案件),所有审查案件均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对全系统工作人员持有行政执法证情况进行清理,对从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且通过依法行政考试合格的执法人员,及时申领、换发执法证;对不在岗且考试不合格的执法人员,及时除名、收回其执法证,从而规范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同时,充分发挥县、乡、村、组四级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机制,加大国土资源巡查力度,注重从源头上抓起,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2010年共发现各类土地违法案件130宗,其中立案查处75宗、 *** 15宗、依法制止40宗。
【卫片执法】严格按照《卫片执法检查规范》规定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政策要求,认真开展了内外业核查、查处整改、拆除复耕、数据填报和规范完善等工作。通过整改,由整改前43个图斑(面积863.9亩),占用耕地620.81亩,整改后占用耕地259.93亩,违法占用耕地与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例为4.88%,符合市、县 *** 违法比例不超过8%的要求,确保全县卫片执法检查“零约谈”和“零问责”。
【 *** 维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局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轮流接访和包案下访,严格按照“一个问题,一项措施,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对每一件 *** 件都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受理、转送、交办和督办,及时妥善地解决好职责范围内的 *** 问题,有效避免和减少 *** 群众越级 *** 。同时,建立健全监管 *** ,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竞赛活动,及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 *** 信息,及时发现 *** 苗头,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严格落实“日排查”、“零报告”制度,以确保“小事不出所、难事不出局、矛盾不上交”目标的实现。2010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2件(次):人访35件(100人次); *** 7件(次)。上级交办要结果的 *** 件41件(县群工部交办27件、 *** 督查室交办10件、市局交办2件、人大交办2件),已办结40件,有1件正在办理,结案率95%,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年未发生一起涉及土地、矿产资源方面到市赴省进京集体 *** 的 *** 案事件。
(陈宜道)
办理测绘工程工程测量资质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到什么部门办理
1. 测绘资质申请所需材料(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业务单位法定证明,法定代表人简历,任命或者聘任文件;(2)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证,毕业证书,测绘资质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可以是资质证书,职称证书,社会保证明以及其他材料等;(3)符合要求的所有设备和设备的证明,省级测绘天文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测绘设备验证单位出具的验证证书;(4)办公场所证明(5)健全的测绘质量保证体系证明;(6)测绘效果和材料档案管理系统信息;(7)测绘效果失密管理制度资料。
2. 测绘资质审批周期从受理测绘资质申请到收到证书,最长35个工作日。(1)提交请求后5个工作日内可以确定是否受理或补证资料;(2)受理资质申请后20个工作日(可延长10个任务日)作出资质审批决议;测绘资质证书的无效期不超过5年,并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0天提出测绘资质延续申请,测绘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
以上就是测绘资质申请所需要的材料和审批周期。
申请测绘资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申请测绘资质的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扫描件:
1、符合国家测绘局规定样式的《测绘资质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法定代表人的简历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4、符合规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证书、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毕业证书、身份证;
5、当年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名册;
6、符合规定数量的仪器设备的证明材料;
7、测绘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和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的证明文件;
8、单位住所证明;
9、可以反映本单位技术水平的测绘成果证明材料;
10、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新县国土资源局
新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腹地,地处豫、鄂两省六县(市)国土测绘资质巡查的结合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总面积为1554平方公里。地形以浅山、丘陵为主,自然特点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205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36万,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国著名国土测绘资质巡查的将军县。
扶廷胜 书记、局长
吴新固 副书记
罗传德 总支委员、副局长
汪淮河 总支委员、副局长
叶继高 总支委员、副局长
何宜萍 总支委员、副局长
许进 总支委员、储备中心主任
刘涛 总支委员、纪检组长
刘伟 总支委员、工会主任
扶廷胜简介:汉族,新县千斤人,1964年3月出生, *** 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新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局长。1985年12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 *** ,1994年12月~2000年9月,在县 *** 办任副主任;2000年9月,任县土地管理局副局长;2002年6月,任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2002年9月~2007年8月,任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主任科员;2007年9月起任现职。
【土地资源】新县行政区域面积155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414公顷、园地17885公顷、林地92710公顷、草地530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05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694公顷,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4233公顷,其国土测绘资质巡查他土地4123公顷。新县地理位置造就新县水资源和光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宜耕条件好,利于种植业发展。
【土地利用】全县盘活挖潜存量土地14.3公顷。全面完成土地市场动态检查与监管系统建设,对全县土地供应等多项业务,实施动态跟踪监管;争取县 *** 启用了新县征地片区综合地价。
【耕地保护】坚持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全县1.72万公顷耕地和1.564万公顷基本农田得到有力保护;开展国土综合整治,投资3700余万元,实施了吴陈河等2个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千斤乡基本农田整治项目、新县2010年度之一批次补充耕地储备项目等,总规模806.4公顷,新增耕地294.6公顷;新县耕地保护工作代表河南省迎接了国家检查,耕地保护取得成绩位于全国前列。2011年4月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农村土地整治万里行”中央媒体采访团对新县进行了集中报道。
【建设用地管理】全县审批农宅用地400宗,面积5公顷;国有土地117宗,面积6公顷;公开出让土地15宗,面积22.98公顷,土地成交价款首次超过亿达1.06亿元;上报之一批次乡镇建设用地24.7公顷,之一批次补办建设用地43.9公顷,组织了西气东输、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等国家重点项目申报建设用地计划0.93公顷。
【地籍管理】审批登记国有土地使用证806宗,集体土地使用证327宗,国土测绘资质巡查他项权利证45宗,整理地籍档案3217宗。开展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现场核实图斑345个,变更图斑1051个,面积3961公顷。启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全县205个行政村开展了权属调查。积极争取县 *** 出台了解决城镇地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意见。
【测绘管理】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成功建设“数字新集”,该成果获省级测绘优秀成果奖;启动吴陈河、浒湾、八里畈等3个乡镇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测绘工作;D级控制网建设通过验收。2010年继续加大测绘基础投入,投资30多万元,购置了全站仪、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等测绘设备,新县国土资源规划勘测队成功升级丙级测绘资质。
【帮扶工作】在新县田铺乡田铺村、箭厂河乡油榨村、陈店乡云山村、沙窝汪冲4个村开展帮扶活动,帮扶贫困老党员、留守儿童和重灾户65户,贫困学生60余人,帮扶资金2.3万元;参与县组织孤儿和贫困学生结对帮扶,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4名,帮扶资金2320元;向县慈善机构捐款3万元。
【基层所建设】加强基层所标准化建设,投资300余万元,新选址新建办公楼6栋,翻新10个所办公用房,面积4300余平方米,配备办公桌椅127套,全县16个国土所全部达到“五有”标准,其中有3个所被评为先进所,1个所被评为优秀所。
【矿产资源】新县境内已探明各类矿种38种,矿点1400多处。新县素有“山上藏金、地下埋银”的美称,全县矿产资源总储量大,零星分散,以鸡窝矿为主。
【矿产资源管理】开展了采矿权人年度审查,对全县30家矿山企业和13个探矿权进行年度审查,合格率达100%。启动矿产资源整合,成立了以县 *** 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并建立了 *** 办、财政、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监管的监管机制;全面完成全县矿权核实工作,矿权核实数据库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地质灾害防治】落实了地灾防治四项制度,将地灾防治列入 *** 目标考评;做好全县地质灾害调查和预案防范工作,对全县危岩体和不稳定斜坡进行监测,重点对卡房王畈小学后山滑坡、红高梁小区后山滑坡等进行汛期24小时监测;争取批准了县城土坯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新县地质灾害详查项目,争取资金1100多万元,计划2011年启动实施;落实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完成3个矿山企业的年度入缴;争取省财政投资477万元,对大别山省级地质公园前期主题碑、主题广场及展馆进行建设。
【执法监察】坚持土地违法动态巡查,构建了村级协管员、12336举报 *** 、执法巡查三级土地执法监察 *** ,全年巡查发现违法行为724起,面积28公顷,及时处理619起,立案95件,全部结案,结案率达100%。开展全国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全县监测卫片图斑40个,监测面积36.5公顷,实测面积33.84公顷,其中合法图斑19个,伪变化图斑1个,违法图斑5个,并对5宗未报即用违法用地进行依法查处,通过处理,新县违法土地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比例为5.88%。
【 *** 工作】抓好 *** 工作,先后集中开展国土资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竞赛、领导干部包案处理 *** 积案百日攻坚活动,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115件次,结案113件,结案率达到98%,群众满意率达到98%。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对2002年以来的全县所有在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卷宗进行复审并整改;开展了五类不廉洁行为和十类违法违纪案件专项清理,未发现不廉洁行为和违法违纪现象;开展了排查了廉政风险点,建立廉政风险点台账5套,查找风险点700余个,建立风险点排查档案20余套;开展了“四项清理”,对全局200名在岗干部住房进行清理,清理住房112套,其中房改房20套,集资建房28套,商品房40套,自建房24套,还对公款出国境旅游和公款旅游、车辆购置和运行费用、会议费和招待费进行清理,未发现任何违纪现象发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