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城乡规划编制培训讲话的重要载体, 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下面是城乡规划编制培训讲话我给大家整理的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城乡规划编制培训讲话,仅供参考。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在市委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就近年来我市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有关情况,做好当前和今后几年的城市工作,我先讲几点意见。一会儿,徐光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工作,始终把这一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谋划和推动,初步探索形成了符合周口实际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思路,有力推进了全市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据测算,目前,全市经济总量的65%左右在城镇产出,投资的90%左右在城镇发生,消费的81%左右在城镇实现。可以说,城市已经成为全市集聚人口、资源、要素、产业的最大平台,成为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场。

总结 近年来全市城市工作取得的成绩,可以概括为“发展定位愈加清晰,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四句话。发展定位愈加清晰。就是说我们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位更加明确坚定。我们在不断推进城市工作和城镇化进程中,按照河南省发展规划对周口的定位,认真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并科学确立了“一极两区三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完成了《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30)》编制成果,为周口今后城市发展确定了“成长坐标”,提供了科学的引领导向。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就是说我们已经初步建设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城镇化体系。我们明确了“一中心四组团五支撑”的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三级城镇体系,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纽带,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活力稳步提高。20**年,全市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64.8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378.7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8%。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就是说我们城镇的产业、人口、资源等综合承载能力有了很大增强。近些年,我们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全市城市交通、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教育 、卫生、 文化 、体育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295.3公里,供水管道长度1764.3公里,排水管道长度2103.5公里,公园绿地面积1324.4公顷;全市正式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16座、日处理污水55.5万吨,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场9个,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9%。各县、市按照组团城市、支撑城市的定位,结合自身实际,以不同的抓手推动了城区的快速发展,各县城呈现出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中心城区发展明显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中心、市行政中心、周口公园、和谐公园等项目相继建成,华耀城、碧桂园、沙颍河生态建设等初具规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一座产业基础持续壮大、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形象面貌越来越好、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宜居宜业中等城市,正在稳步崛起。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就是说我们推进城镇化、加快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不断完善。近年来,我们落实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加快推进“三个一批人”城镇化;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稳步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采取从BT模式到现在推行的PPP模式等多种方式,化解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难题。认真落实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在中心城区建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统筹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机制。中心城区、各县城以及一些重点镇,以创建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等为抓手,分别找到了提升自身城市管理质量的办法和途径,形成了一批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机制,城市管理的水平持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城市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亟待改变”。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的现状亟待改变。20**年底,全市城镇化率为37.8%,分别低于全国18.3个百分点(全国56.1%),全省8.8个百分点(河南省46.6%)。与黄淮四市加南阳进行比较,我们分别低于商丘(46.8%)9个百分点、低于信阳(42.7%)4.9个百分点、低于南阳(42.1%)4.3个百分点、低于驻马店(39%)1.2个百分点。可以说,我市是全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城市,这个现状亟待改变。二是中心城区支撑带动能力较弱的现状亟待改变。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于靠后位置,这与我们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5位和千万人口的大市地位极不相称。同时,与其他省辖市,尤其是先进省辖市相比,我市中心城区的产业集聚度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棚户区、城中村数量较多,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没有优势,城市的吸纳、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作用不明显。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亟待改变。当前,我们的城市规划存在着前瞻性、科学性和执行严肃性不够的问题,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缺乏有机衔接。规划执行不严,变更规划、违反规划等现象时有发生。城市建设中重地上轻地下,重外延轻内涵,重开发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城市设计十分薄弱,建筑缺乏周口本地特色,千城一面、千街一面、千楼一面,建筑风格、色彩、形状、天际线等缺乏设计管理。规划执法不严,未批先建,违章建筑、私搭乱建行为大量存在。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严重不足,城市管理的能力与城市发展、群众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拿出针对性的 措施 ,认真加以解决。

为切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关键环节,组织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强调几点意见,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着力”。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着力维护城市规划权威性。规划是城市建设之本,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多次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因此,必须更加注重规划先行,强化规划的布局、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要高起点完善规划体系。重点是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城市各层次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依法推进《周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30)》的评审、报批和实施;结合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坚持“多规合一”,深化完善中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城市市政设施规划、民生专项规划、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市、县两级规划部门要积极对接,按照“一中心四组团五支撑”的发展格局,切实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新编、修编、衔接等工作。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县市区要抢抓全省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难得机遇,坚持规划先行,积极推进县城提质扩容发展;学习借鉴外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经验 ,规划布局一批周口特色小镇。要全面推行城市设计。按照省里要求,从今年起全省将全面推行城市设计工作,争取三至五年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市规划部门要结合上级精神,切实做好城市设计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按照城市设计要求,全面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塑造彰显周口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建筑“亮点”。要强化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严格执行规划委员会制度,坚决维护规划的法律刚性,持续加大对规划的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坚决避免规划决策中个人意志,杜绝随意变更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省要在三年左右时间内对城市建成区的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清理拆除。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坚决做好存量“两违”清除工作,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这项工作任务很重,希望各县市区,尤其是中心城区四个区要正视困难,扛牢责任,确保完成任务,共同营造城市建设发展的良好秩序。

第二,坚持项目带动,着力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正处于城市发展提速和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推进城市加快发展,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投入力度,补齐短板,夯实基础,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扩容提质。要加快项目推进力度。今年,全市确定的以“双十五”和中心城区“四个一批”为核心的226个市级重点项目,很多都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今年的《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我们又对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了具体明确,这些项目我不再具体讲。各责任单位要想方设法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要力争多上项目。今年,省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即: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公厕建设、供水水质提升、供暖、道路交通畅通、燃气延伸、综合管廊建设。国家住建部也准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个全国中心城市、一百个区域中心城市、一千个地区性中心城市、一万个重点镇),要积极组织申报,争取中心城区和一些县城、重点镇进入试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试点落户周口。比如,海绵城市建设,目前鹤壁是全国试点城市,省政府今年将选择部分市、县开展省级试点工作。比如,周口中心城区水系丰富,具有建设海绵城市的良好条件,正在推进生态水系规划建设,能够充分用好海绵城市理念,我们要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其他几项重大工程领域,我们也要积极行动,充分抓住当前融资成本低的机遇,争取PPP等各类项目资金,力争到2020年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要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像我们一些城区道路,前建后坏,市民百姓对此意见很大。今后的城市建设,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建筑质量,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五方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工程质量 承诺书 和永久性标示牌制度,无论什么时候发生质量问题,都要严格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属地管理责任,将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纳入统一监管,把好质量安全关,把我们的每一个项目都建成放心工程、百年工程。

第三,坚持完善功能,着力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关系民生福祉,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就必须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要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医疗设施建设,中心城区重点抓好市中心医院东区分院和市中医院东区分院建设,各县市区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功能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加快教育设施建设,以构建周口“大教育”为抓手,科学修订城市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持之以恒推进城区资源合理配置,完善社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逐步缓解“大班额”“入学难”问题。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和科技科普服务基础设施,推动既有社区和新建居住区按标准建设体育场地和设施,力争到2020年,各县市区体育场所和设施实现标准化配置,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合理布局超市、菜市场、便利店等商业网点,方便居民生活,让我们的市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舒适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同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努力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中心城区重点加快西城棚户区改造、东成棚户区改造、迎宾馆后三连坑周边棚户区改造、军分区报社周边棚户区改造、关帝庙周边棚户区改造、火车站东边棚户区改造、高铁站控制性片区改造、新区中轴线片区村庄搬迁安置、开发区周边片区改造、港区城乡一体化片区改造等“十大片区”的升级改造,提高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功能,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现代化程度。各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改造任务。加快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促进房地产去库存,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强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更加严格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机动车污染控制,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尽最大努力减少重污染空气对群众的影响。加强水生态保护,以中心城区沙颍河综合治理为重点,打造滨水生态工程;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中心城区重点实施洼冲沟、流沙河、幸福河、贾东干渠、运粮河、交通干渠、杨脑干渠七条水系生态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市县城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和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大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力度,着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强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数字城管、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中心城区要坚持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框架,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争取在城市管理方面走在全市前列,为各县市立标杆、树榜样。各县市要深入实施县级城市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下大力气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等城市顽疾。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创建成果,以长效的领导机制作保障,以长效的测评机制强动力,以长效的共建机制聚合力,以长效的管理机制打基础,让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让我们的管理效果经得起上级的严格检查,经得起历史的长久检验,经得起人民的全面检阅。要加快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落实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突出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强化住房、学校牵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社会保障、农民权益保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确保新进城落户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要强化城市安全管理。城市安全无小事。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主动排查整治本地、本行业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和设施管理,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传承培育城市文化。以文化引领城市规划建设,发挥文化大市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周口丰富的易经文化、根祖文化、道家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等 传统文化 资源,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设施、公园绿地、道路交通等城市发展构架中,突出文化内涵,注重文化融入,彰显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周口“开放、文明、创新、崛起”城市精神和市花、市树、市标、市歌的宣传力度,引导和促进周口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城市工作体制机制。做好城市工作,体制机制是保障。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城市工作体制机制,为周口城市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要完善城市依法依规治理机制。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加强调查研究,健全完善一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切实管用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纳入重大决策程序,坚决打击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确保今年市、县两级城市管理部门基本完成全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公布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快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整合,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和执法事项属地化管理,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探索城市社会化管理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和运营。要完善投融资机制。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根据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项目不同特点,灵活选择合作模式,完善价格调整机制和政府补贴、监管机制,争取更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实施。用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抓住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基金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我们是农业地区,城市意识、城市文化涵养不够,真懂城市的人不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方面的人才短缺,要特别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积极把城市工作纳入干部培训规划,重点加强对地方党政负责人进行城市规划、建设、 管理知识 培训,培养一批真正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提高领导城市工作的能力。大力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文明执法培训,全面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志们,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中央、省委城市工作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目标,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城市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乡规划是城市政府关于城市发展目标的决策,因此尽管各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城市发展水平、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经验的不同,城市规划的工作步骤、阶段划分与编制方法也就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体,从战略到战术的层次决策原则进行。

城乡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城乡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农业经济、生态环保、水利工程等专业。

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乡规划工作

首先,要加强领导和协调。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有城市规划修编任务的地方要组成专门班子,提供必要的支持。拿出高水平的工作成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对城市规划修编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城市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规划搞好衔接。

其次,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培养规划人才。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有长远眼光,提高战略性和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留有余地。要改进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完善城市规划的公示、听证制度,考虑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就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问题。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第三,要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进行规划修编的地方。首先必须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修编的目标和任务,并按法定程序认定、报批和备案。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做好《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以及有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第四,要完善城市规划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城区、各类开发区、卫星镇及城市地下空间。要发挥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保证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要完善城市规划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高分求“刘雪荣市长7月6号在红安小城镇建设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吴 美 景 同 志

在全市小城镇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7年12月29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小城镇建设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黄冈市罗田城镇建设现场会精神,部署安排我市学习贯彻新的《城乡规划法》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抓好我市2008年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启步,动员全市上下掀起新一轮小城镇建设高潮。刚才,大家参观了梅川、花桥建设现场,梅川、花桥分别介绍了小城镇建设的经验,跃先同志就《城乡规划发》进行了宣讲。等会儿,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按照张书记讲话精神抓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责任感

今年以来,各镇处紧紧围绕 “建设湖北综合实力强市”的奋斗目标,通过艰苦努力,小城镇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一是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5个镇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任务,39个中心村中绝大多数已经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一些市政道路、供排水、园林绿化、环卫等专业规划的编制。二是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小城镇完成建设总投资4500万元,新开(竣)工基础设施项目77个,提高了城镇综合功能和城镇品位。三是坚持产业兴镇,发展后劲增强。大部分镇处根据实际,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推进了产业聚集,盘活了存量资产,加快了地方发展。四是镇容镇貌明显改观。部分镇处借鉴了城区“门前四包”管理经验,加大了对镇容镇貌的整治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五是通村公路建设蓬勃开展。2007年全市“村村通”公路完成了100多公里,极大的方便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农民群众反映较好。六是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各地各村结合实际加强了村庄环境的整治活动,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观。

特别是梅川、花桥两个镇小城镇建设成效比较显著,值得大家学习。梅川镇的特点就是在发展小城镇建设中促进产业发展。他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把城镇功能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着力解决“城镇怎么建”的问题;充分运用市场融资搞建设,努力解决城镇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积极创新城镇管理机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狠抓落实,充分保障人力、物力、财力,激发机构活力,形成了人性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监督、专业化执法的管理方式,全力解决“工作谁来抓”的问题。花桥镇的作法是:以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建设,他们利用其区位、交通、产业优势,打造小五金、纺织服装、粮食加工三大特色产业,建立了三个工业园区。此举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使三大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而且带动了花桥镇的城镇建设,使改造老街,建设新街,拉开小城镇建设框架的构想得到了实施。

今年以来,全市的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还只是在低层面上的简单运作,与上级要求相比,与全省和黄冈市的小城镇发展态势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认识不够统一。时至今日,我们仍有少数领导同志对小城镇建设缺乏正确认识,思想模糊,心态各异,“唱高调”、“唱低调”的都有,盲目自满、畏难厌战、消极应付的情绪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发展不够平衡。重点镇和中心村建设比一般镇村推进得快,有少数建制镇至今还没有一条象样的街道;三是特色不够明显。规划低起点,建设低水平,管理低品位,已成为我市小城镇建设的三大困扰;四是筹资不够有力。用市场办法筹资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以致造成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全市小城镇建设进程。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并逐步解决。

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推动城乡结构调整,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次产业向中西部的大转移,全国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小城镇建设热潮,周边县市的小城镇建设发展态势咄咄逼人。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站在顺应时代潮流,从努力建设湖北经济强市的高度,强化城镇意识、建设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小城镇建设责任感,集中精力抓建设,一门心思求发展,全力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

二、明确目标,科学把握我市小城镇建设进程

2007年10月27日,黄冈市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在罗田召开。黄冈市副市长杨智主持会议并就做好有关工作提了要求。市长刘雪荣作了重要讲话,各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城建领导、建设局长、黄冈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罗田县城镇建设现场。罗田县和我市在会上介绍了城镇建设经验。我市梅川镇等在会上作了书面经验交流。刘雪荣市长强调,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促进黄冈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会上黄冈市政府以黄政发[2007]51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确定了黄冈市2010年前各建制镇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黄冈市建制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0%;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6平方米;污水处理率20%;垃圾处理率40%。我市市委、市政府对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市政府2006年以武政发[2006]6号文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为我市今后一段时间内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我市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两个《意见》就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为完成两个《意见》中各项任务,我这里着重要讲五句话:即规划指导、产业支撑、基础先行、多方融资、强化管理。

(一)规划指导:建设小城镇,一定要把规划放在首位。规规划是特色,是形象,也是生产力。规划不好,建设就是乱建,甚至今天建,明天拆,就会留下很大遗憾,就会带来很大浪费。目前,新一轮小城镇规划修编正在进行,指导好小城镇规划编制是建设系统的责任,落实编制好小城镇规划是各镇处政府的责任,责任要明确,任务要完成。

我市小城镇规划编制和执行工作目前欠任务较多,为达到规划指导建设目的,一是要宣传好新的《城乡规划法》。各地要在《城乡规划法》施行前后集中开展宣传月(周)活动,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互联网,以及街头巷尾标语牌、宣传栏、宣传单、公众问答等多种宣传方式,重点宣传城乡规划公开政策属性、规划行政许可及修改程序、规划公开与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监督与法律责任等,广泛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氛围,努力提高广大公民城乡规划法律意识。二是执行好《城乡规划法》。2008年元月1日新的《城乡规划法》就要开始实施了,我们要结合新法的学习贯彻,对现行城乡规划成果进行评估,对不符合《城乡规划法》要求的规划成果提出处理意见;对正在编制的规划抓紧时间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查,尤其是要对拟准备报批的城乡规划项目,如建设用地范围、用地性质、基础设施等强制性内容进行审查。三是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倒计时硬逼规划修编任务完成。除梅川、花桥、龙坪、石佛寺外,各镇处要在2008年年底,务必想方设法完成总体规划修编。除39个中心村已经完成任务外,我市有近300个村还没有编制规划,各地也要按5年完成任务的目标倒计时编出完成任务计划表,确保每个村都有一个能够符合本村实际能够指导建设的中心村建设规划;四是要严格切实管好规划。规划确定了要认真地执行,加强监督管理,不能束之高阁。要做到“镇长管规划”,绝对不能搞长官意志,村镇建设的所有项目,都必须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建设,并严格执行“一书两证”、“一书一证”制度。条件较好的地方,要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切实提高规划执行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建立城镇规划稽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重要规划的报告、备案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二)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是小城镇具备活力的关键所在。小城镇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足够的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提供,小城镇的发展就会失去根据,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没有生命力,小城镇也只能是一座空壳。产业壮大,小城镇兴旺;产业萎缩,小城镇衰败。这是现实,也是规律。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小城镇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不是人为的产物,要求我们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着力点,把发展小城镇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大作产业兴镇的文章。工业基础好的镇,搞好工业小区建设,推动招商引资,把村镇建设与发展工业结合起来,培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三)基础先行:各镇处要按照“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镇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抓好道路交通建设。各镇处要抓好进出小城镇的主干线、小城镇内部的联接线建设,已经破损联接线要尽快修复,确保内通畅、外循环的道路骨架完全拉开、拉通。这方面花桥镇已经先行了一步,值得借鉴。二是要同步抓好功能配套建设。要按照地下地上一起建的原则,完善供排水、人行道、环卫、停车站亭、绿化、电力、通信、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的功能配套,要象梅川镇扩建振兴大道南端那样,拉开一条路,增强一片小城镇功能,任何工程要建就要配套设施同步到位,残缺不全的建设不如不搞。条件成熟的中心村要抓好道路、供排水、电话、闭路电视、医疗所、小商店、饮食店、幼儿园、公厕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从根本上改造农村面貌,提高村庄建设水平。三是要抓好示范街建设。示范街是小城镇建设的缩影,要通过示范街建设,真正体现出小城镇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和优美舒适的环境空间。规模较大的镇处要确定一条街为示范街,要从示范街设施配套入手,着力抓好两侧立面造型、包装、空间管线整改和交通经营秩序整治,使示范街尽快达到洁、绿、亮、美、特的标准,真正成为规范化的文明示范街。四是要抓好小区和绿化建设。目前,条件较好的镇处要抓住今冬明春有利时机,全力抓好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要按照建特色、保质量、出精品、树形象的要求,确定好绿化景观建设重点,逐步形成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以园区绿化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庭院绿化为依托、以街头绿化为点缀的小城镇绿化体系。

(四)多方融资:资金紧缺一直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瓶颈”。解决建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办法很多,关键看我们的筹资观念是否面向市场,筹资方式是否走向社会,筹资手段是否灵活多样。十七报告中明确要求我们全党上下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市场的办法来累积小城镇建设资金,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梅川镇的经验很好,我这里再疏理一遍,具体来讲有四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经营城镇。土地是城镇最大的资产,经营城镇很大程度上就是经营土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提高土地的收益。充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使低效益的资产变为高效益的资产,非经营性的资产变成经营性的资产,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来聚集资金。当然还有其它的政府资产。第二个渠道是融资。要敢于用别人的钱、未来的钱办现在的急事、要事。企业不融资,不可能做大做强;政府不融资,城镇建设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能改变面貌。第三个渠道是招商引资。包括工业区的建设、房地产的开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用招商引资的办法来解决。第四个渠道就是财政资金。因此,我们一定要在面向市场、以地生财、内引外联、盘活资产等多元化筹措渠道上做文章,以存量资本吸纳增量资本,以无形资本激活有形资本,以小资本营运大资本,实现以城聚财、以城兴城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新体制。

(五)强化管理:规划、建设、管理是小城镇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互相关联、互相促进。“三分建、七分管”,可见管理的重要性。一是要依法管理,落实制度。我们要按照《城乡规划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加强对村庄、集镇、建制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选址意见书和开工许可证制度,对公建工程和300平方米以上私建工程要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备案制、施工许可制等,也只有这些制度真正健全了、落实了,小城镇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才有可靠的保证。二是要推行市场化、社会化管理模式。各地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供水、排水、道路、环卫、园林绿化、市政维护等基础设施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行,达到“以事养人”目的。三是把城镇管理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最近黄冈市城区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城联创”活动,我市也即将开展这一创建活动。各镇处要及时将城镇管理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要通过活动载体,统一意志,凝聚人心,动员各方面力量,大规模地开展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促进小城镇建设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四是要开展镇区环境综合大整治。我们有的镇区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污水横流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地步。有的镇本身基础较好,但镇区环境太差,领导群众都不满意。从11月1日开始全市各镇处要集中一百天时间,开展清运垃圾、整修道路、取缔占道出店经营,整治乱堆乱放、乱停乱行的大行动,力争达到无垃圾乱倒、无占道经营、无流动摊贩、无乱停乱放、无杂草和路边菜园、无乱贴乱画、无乱拉乱晒、无乱搭乱建、无污水横流、无设施破损等十无现象,彻底清除镇区、集镇处管理死角,各镇处要确定一条主街道作为这次大整治的示范样板,到时由建设局组织考核,并纳入年度评比重要内容,以示范街的综合整治促进小城镇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的明显改善,为全市“四城联创”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要抓好村庄整治工作。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要通过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到位,使各村逐步达到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村、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的“五改、五通”标准,但在建设中,我们也要做到“四个防止”: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大包大揽;防止形象工程;防止一个模式。要尊重农民意愿,使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能成为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

三、加强领导,把我市小城镇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督办。

(一)加强领导:各镇处和市直各单位要进一步严格按照黄政发[2007]51号文和 武政发[2007]5号文的精神抓落实。各镇处要成立专班,市直有关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小城镇建设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切实加强领导,要把小城镇建设工作真正提在议事日程,建立和落实小城镇管理责任制,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创造条件做好小城镇建设工作。

(二)明确责任:按照黄冈市和武穴市政府的两个《意见》要求,书记、镇长是小城镇建设的决策者,更是责任者,对小城镇的持续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负责好本镇处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实施;市建设局要负责镇村规划建设审批管理和业务指导;国土局要负责用地审批;财政局要负责财政扶持和奖励资金兑现及管理;公安局要负责治安、户籍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发改局要负责做好争取国家、省扶持的镇村建设项目的指导和申报工作;农业局要负责改灶、建沼气池、改厕;畜牧局要负责改圈;交通局要负责乡村道路建设;水利局要负责改水;林业局要负责绿化;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报道。其它部门也要根据本部门职能各负其责,积极参与,研究制定部门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支持小城镇建设。各单位各镇处要明确任务,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加大协调力度,做好新农村的督办。市委、市政府要把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目标。把小城镇建设管理和文明创建情况纳入“文明单位”和“优质服务部门”评选考核范畴。市委、市政府将定期组织城建等职能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全市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检查督办。要采取书面通报、现场检查、专题督办、会议督办等方式,抓先进、督后进、带中间、促平衡,要严明工作纪律,对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要大力表彰;对措施不力,工作滞后,效果不佳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同志们,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事,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提高认识 结合实际 稳步推进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2005年8月)

一、充分认识做好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搞好规划修编,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举措;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土地权益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区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8年以来,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起到了重要作用,实施情况良好。国务院确定我区1997~2010年建设占用耕地的指标为91万亩,从1997年至今,实际建设占用33.45万亩,占建设占用指标的36.76%,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满足了国家、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供给;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持较好的势头,耕地面积稳步增长,规划确定1997~2010年补充耕地的指标为1114万亩,从1997年至今,已补充耕地560.05万亩,占补充耕地指标的51%。近年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力度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占用耕地444.9万亩。在不考虑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的情况下,增加耕地496.75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稳中有升的目标,到2004年底自治区耕地面积达到6037万亩,耕地保护率达到85%左右,保证了自治区粮食安全,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土地保障;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重点环境建设区域的土地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编制的,通过8年的实践,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估计不足;二是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尤其是工业用地预留不足;三是部分地区土地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四是部分地方对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未进行充分落实;五是部分地方规划编制质量不高等,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工作面临新的形势,目前我区正处在大开发、大发展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尤其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战略后,对我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区土地面积大,但人类居住生活的绿洲面积仅15.4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9.27%,如何解决好吃饭和建设问题,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头等大事。开展规划的修编,是新形势下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积极探索,通过深入研究我区土地资源利用重大问题,清理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确立规划修编的原则,完善规划标准和工作措施,结合我区实际,探索既保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土地需求,又保证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供给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修编工作,切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休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组织好、协调好,积极努力完成修编工作。

二、迅速组织开展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一)有序推进规划修编前期工作

开展规划的修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大事,领导高度重视,社会相当关注。切实做好前期工作,确立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完善规划标准和工作措施是规划修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证规划科学性的需要。

(1)根据《意见》精神,立即组织开展“四查清、四对照”工作。“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是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定规划基础数据的重要环节,国土资源部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极为严格。要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迅速安排开展并完成此项工作,查清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对照检查;查清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数量,与规划确定的节约用地挖潜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与规划保护目标对照检查;查清违法用地数量和处理情况,与违法用地的处理要求对照检查。要分析研究检查对照的结果,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相结合,作为确定规划基础数据的依据,上报国土资源部审查。

(2)对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按照《意见》要求,客观、深入地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清理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确立规划修编的原则,完善规划标准和工作措施。

(3)研究土地利用重大问题。对如何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等六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自治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要对国有未利用荒地的开发利用、开发区(园区)土地利用、绿洲现状与合理利用土地等自治区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要抓准重点,研究新疆干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与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相挂钩,新型工业化发展与荒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提出解决问题措施,为规划修编打好基础。

(二)依法开展规划修编工作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相衔接,与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适应,编制自治区规划修编纲要,明确我区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主要控制指标,提出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在通过资源部审查的规划大纲的基础上,编写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及说明,编制规划图件,经过充分的协调论证后,完成审查报批工作。同时按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做好建立规划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准备工作,在规划完成并通过审批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规划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州、市)、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1)开展县(市)级规划修编的试点工作。在自治区级规划修编的同时,根据我区地域特点,选择北疆选择石河子市、伊宁市,南疆选择喀什市作为试点,探索我区规划修编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编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补充规定》,为其他县(市)规划修边打好基础。

(2)对地(州、市)、县(市)级规划修编分类指导,根据因地制宜和科学实用的原则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规划修编工作的深度,加强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充分体现规划的操作性。

①对土地利用需求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用地矛盾突出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巴音郭楞州、阿克苏地区、克拉玛依市6个地(州、市)级,昌吉市、米泉市、奎屯市、伊宁市、博乐市、乌苏市、塔城市、哈密市、吐鲁番市、库尔勒市、阿克苏市、阿图什市、喀什市、和田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等18个城市;乌鲁木齐县、吉木萨尔县、奇台县、玛纳斯县、呼图壁县、伊宁县、霍城县、新源县、查布察尔县、精河县、沙湾县、布尔津县、鄯善县、焉耆县、轮台县、库车县、巴楚县、莎车县、新源县、查布察尔县等20个自治区重要产业基地所在的县,规划修编深度应当按照《意见》要求进行,切实做好“四查清、四对照”。对如何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6个土地利用重大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要紧密结合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和乌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问题。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解决好城市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集约、节约规划用地保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②对土地利用需求较大,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用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4个地级,尼勒克县、巩留县、额敏县、和丰县、福海县、哈巴河县、富蕴县、博湖县、和静县、和硕县、尉犁县、新和县、沙雅县、阿瓦提县、拜城县、温宿县、疏附县、疏勒县、泽普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22个县级规划的修编,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实际需要相结合,按照《意见》要求,切实做好“四查清、四对照”工作,专题研究除“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分析”等必须设置的专题外,其他可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③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土地利用矛盾不是很突出的克孜勒苏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博尔塔拉州4个地、州级规划,木垒县、昭苏县、特克斯县、温泉县、托里县、裕民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巴里坤县、伊吾县、托克逊县、且末县、若羌县、柯坪县、乌什县、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叶城县、伽师县、麦盖提县、塔什库尔干县等28个县级规划修编,在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四查清、四对照”结果,按照《意见》要求对规划进行调整,可以不做专题研究。

④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县(市)规划修编同步进行。做好与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城乡建设体系规划相协调,落实上级规划的指标,合理安排用地布局,体现规划的操作性。

四、落实保障措施,保证规划修编顺利进行

根据《意见》要求,自治区规划修编及其前期工作经费,由自治区财政安排。地方各级规划修编及其前期工作经费,由地方各级财政安排。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规划的修编工作,落实工作经费,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规划修编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规划的修编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具体组织工作。要贯彻“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由各级人民政府牵头,成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以及专家咨询组,负责规划重大事项的决定,为修编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加强对规划管理队伍的管理,国土资源部将出台《土地利用规划机构管理办法》,自治区也要拿出相应的措施,规范规划编制机构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区内外交流和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强化监督和检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五、几点要求

(一)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

搞好规划修编,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举措。规划的修编,要站在促进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和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群众土地权益的重要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的高度来认识,通过规划修编,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

(二)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

温家宝总理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以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根本指导方针,坚决防止借规划修编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这是一件关系人民长远利益的大事,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曾培炎副总理强调:“必须明确各地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红线数字,此数不能突破,必须明确占补平衡是数量与质量并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也多次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我区耕地总量虽然在过去的8年里净增加了59.85万亩,但同期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草)占用耕地444.9万亩,建设占用33.45万亩,灾毁等减少29.85万亩,人均耕地从1996年的3.54亩减少到现在的3.08亩,耕地保护的任务依然很严峻。规划修编要确实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对于违反退耕还林规定,将坡度不大、耕作条件良好的耕地退耕的,必须按耕地或基本农田保护;对25度以下耕地的退耕,未列入国家批准退耕还林规划的,不能退耕;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不能因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做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三)要与自治区发展新型化工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的发展新型化工业的战略构想,是今后我区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要立足存量建设用地的挖潜,同时要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形式,充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我区荒地资源丰富,要尽可能利用,研究自治区产业布局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环境。

(四)要上下衔接,部门协调,突出规划的科学性

做好衔接和协调,是保证规划科学性和实用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做好与现行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充分利用规划实施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成果,找出与现行规划的衔接点,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规划修编完成前,要严格执行现行规划,确实存在困难的,可在县(市)规划修编之前,可根据当地工业化发展需要,并经原规划批准机关同意后对乡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在原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指标不减少的情况下,土地利用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其次,要做好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要充分体现自上而下的原则,上级规划下达的控制指标不能随意突破,贯彻落实上级规划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针和原则,才能充分体现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第三,要做好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十一五”规划是对短期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安排部署,总体规划修编要充分体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方针和目标,保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第四,要加强与相关行业规划的协调,尤其是要理顺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城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大协调力度,保证在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前提下,为各业提供用地保障。

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关系,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6条具体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后未经审批的,城市规划暂停审批;对目前已经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资源部要抓紧审核提出意见,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查报批;对城市规划期限已经到期或涉及国家重大项目,急需尽快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而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后未经审批的,可作为个案办理,由国土资源部出具土地规模等方面的意见,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要加大两部门的协调力度,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

(五)要规范报批程序、把握进度,确保规划修编有序进行

规范规划的审查报批程序,是保证规划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环节。在会议结束后,各地(州、市),县(市)要立即安排开展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切实做好“四查清、四对照”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要对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尤其是“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加强协调,“四查清、四对照”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要在11月初拿出初步成果,形成工作报告,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审查后才能用于规划修编。要体现上下结合的工作方针,在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经部审查后,根据指标下达情况,在2006年6月底以前,各地完成规划大纲的编制,报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审查,力争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规划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

要加强对规划的审查报批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地(州、市)、县(市)规划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审查通过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市作为自治区首府,规划要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报国务院审批。乡镇级规划的审查报批,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由地(州、市)级人民政府组织进行。要尽快出台规划修编的审查办法,做到按章办事,提高规划成果质量,衔接好规划修编各个环节,保证修编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原载《新疆国土资源》2005年第5期)